ICS65.020.20
CCSB20
TSCY
河北省特色产业协会团体标准
T/HBCIA013—2022
黍子良种繁育技术规程
Technicalregulationforseedpropagationofprosomillet
2022--发布 2022--实施
河北省特色产业协会 发布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T/HBCIA013—2022
I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本文件由河北省农林科学院谷子研究所提出。
本文件由河北省特色产业协会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河北省农林科学院谷子研究所,河北省张家口市蔚县农业农村局,丰宁满族自治
县黄旗皇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李海权、董立、降彦苗、刘亚男、刘国庆、乔志红、刘秀丽、康瑞芳、苗向露。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T/HBCIA013—2022
2黍子良种繁育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黍子良种繁育的术语和定义、良种繁育的程序和良种繁育技术等技术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河北省黍子良种繁育生产。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4404.1粮食作物种子第一部分:禾谷类
GB/T8321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NY/T496肥料合理使用准则通则
NY/T2492植物新品种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测试指南糜子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原原种breederseed
由育种家提供的遗传性状稳定、特征特性一致的最初一批种子。
3.2原种basicseed
用原原种繁殖的种子,或者按原种生产技术规程生产,达到规定质量标准的种子。
3.3良种certifiedseed
用原种繁殖的种子,达到良种规定质量标准的种子。
4良种繁育程序
4.1原原种生产
原原种生产在原原种鉴定圃中进行。
4.1.1种子来源
育种单位提供的原始种子或是从原种培育圃中选出的符合品种特征、特性的优良单株种子。
4.1.2种植方式
采用稀播繁殖方式将育种单位提供的原始种子依种子量播种,优良单株的种子分区种成株行。
4.1.3田间选择和淘汰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T/HBCIA013—2022
3对育种单位提供的原始种子各生育时期的特征特性进行田间观察鉴定,对不符合原始品种特征、特
性的单株及时拔除,入选群体混合收获;种植的优良单株根据田间观察鉴定,对品种典型性、丰产性、
抗性综合考察,淘汰杂株、病株和生长不一致的株穗行,当选株穗行混合收获。品种特征特性调查按照
NY/T2492的规定执行。
4.2原种生产
原种生产在原种培育圃中完成。
4.2.1种子来源
原原种鉴定圃中生产的原原种的种子。
4.2.2播种和去杂
将原原种的种子种植于原种培育圃,进行扩大繁种,田间管理措施与大田一致。在不同生育期依据
品种的特征、特性进行纯度鉴定,严格拔除杂株,淘汰病株。成熟后混合收获。
4.3良种生产
将生产的原种依种子量和生产需要在良种繁殖田进行扩繁。
4.3.1种子来源
由原种培育圃生产所得的原种种子。
4.3.2播种和去杂
将原种的种子种植于良种繁育田中,进行扩繁。其他管理措施与大田一致。依据品种特征特性分别
在不同生育期进行纯度鉴定,拔除杂株,淘汰病株。混合收获供大田生产使用。
5良种繁育技术
5.1播前准备
5.1.1选地
选择春播区进行繁种。要求繁育田具有隔离条件,周边50m以上未种植其他黍子品种,地势平坦、
灌溉条件良好、肥力中上等、无严重土传病害、杂草较少、光照充足,且3年内非黍子茬口,上茬种植
周期未喷施对黍子有害的除草剂和其他药剂。良种繁育田要与豆类、薯类、高粱等作物进行3年以上轮
作倒茬。
5.1.2整地
前作收获后及时秋翻,深度20cm~25cm,深浅一致,扣垄均匀严实,不漏耕。翌年当土壤冻融交替
之际耙耱镇压保墒。
5.1.3肥料使用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T/HBCIA013—2022
4结合整地施入充分腐熟农家肥45m³/hm²以上,磷酸二铵150kg/hm²~225kg/hm²。肥料使用应符合NY/T
496的有关规定。
5.2播种
5.2.1种子处理
播前进行药剂拌种或包衣,药剂使用应符合GB/T8321的规定。拌种药剂参见附录A。
5.2.2播种期
当土壤含水量≥15%时即可播种。适宜播种期为5月20日~5月30日。
5.2.3播种
采用机械条播,行距40cm,播种量为6kg/hm2~7kg/hm2。
5.3田间管理
5.3.1间定苗
3~4叶期间苗,6~7叶期定苗,间定苗时要注意拔掉病、小、弱苗和杂株。适宜留苗密度为45.0
万株/hm2~60.0万株/hm2。
5.3.2中耕除草
全生育期进行中耕锄草1~2次。第一次采用人工在4~7叶期结合间苗或定苗进行。第二次可采用
中耕机在拔节后、封垄前进行。根据品种不同,可选择适宜的除草剂进行化学除草。
5.3.3追肥
在拔节后孕穗前,结合中耕培土或降水,追施尿素120kg/hm2~150kg/hm2。肥料使用应符合NY/T496
规定。
5.3.4除杂去劣
苗期、拔节—抽穗期、成熟期严格按照品种特征特性除杂、去劣。
5.3.5病虫害防治
主要病虫害及防治方法参见附录A。农药使用应符合GB/T8321的规定。
5.4收获
当籽粒变硬、颜色变为本品种的特征颜色,尚有2~3片绿叶时适时收获。收获时要防止机械混杂
和人工混杂,单独收获、单独脱粒、单独晾晒。晒干后入库前应使用种子清选设备进行严格的清选。
5.5检验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T/HBCIA013—2022
5入库前应对种子各项指标进行检测,达到良种质量标准规定的种子方可入库贮存。种子质量指标检
验方法及标准参照GB4404.1执行。
5.6贮存与档案管理
检验合格的种子装入专用种子袋定量保存。每批入库良种需按要求填写“黍子良种登记表”,具体
见附录B。每个袋子内外都要挂标签,标签内外一致,注明品种名称、数量、生产地点、生产户和生产
时间等。保存地点要求通风良好,干燥无鼠害、鸟害,并定期检查保存环境和种子芽率、含水量。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T/HBCIA013—2022
6附录A
(资料性附录)
黍子良种生产主要病虫害防治
病虫害名称 防治时期 生物或物理防治技术 化学防治技术
丝黑穗病
Sporisorium
destruensSchl.播前温汤浸种:用55℃温水浸种10分钟,
晒干8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按种子
重量的0.3%拌种
成株期 拔除病株,并带出田外烧毁
蝼蛄等地下害虫
Gryllotalpa
unispinaand
otherunderground
pests播前 ---8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按种子
重量的0.3%拌种
粟负泥虫
Oulematristis
粟凹胫跳甲
Chaetocnema
ingenua播前 ---7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或70%噻
虫嗪种子处理可分散剂按种子
重量的0.3%拌种
4-5叶期 ---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或25%噻
虫嗪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喷
雾
双斑长跗萤叶甲
Mkonolepta
hieroglyphica成株期 ---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1000
倍液、2.5%高效氟氯氰菊酯乳
油1500倍液或20%吡虫啉可湿
性粉剂1000倍液喷雾
黏虫
Mythimnaseparata拔节-孕穗
期成虫盛发期用频振式杀虫灯或黑光
灯诱杀,棋盘状排列,3hm2放置一盏;
或用干黍草把引诱成虫产卵,225把
/hm2,5d换一次草把,并把换下的草
把烧毁20%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3000
倍液、48%毒死蜱乳油1000倍
液、2.5%溴氰菊酯乳油2000倍
液或喷雾
亚洲玉米螟
Ostrinia
furnacalis拔节-孕穗
期成虫盛发期用频振式杀虫灯或黑光
灯诱杀,棋盘状排列,3hm2放置一盏;
可采用人工合成的雌蛾性信息素诱
杀雄虫,诱集器可采用干式诱集器,
每hm2放置60个2.5%溴氰菊酯乳油与40%乐
果乳油混配剂1000倍液喷雾
或用20%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
3000倍液喷雾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T/HBCIA013—2022
7附录B
(资料性附录)
黍子良种登记表
种子
来源作物类别 品种名称
原原种编号 提供人
原种编号 提供人
良种编号 提供人
生产
情况生产地点 种植户
生产日期 种植面积
收获方式 收获总量
种子
质量
检测纯度(%)
净度(%)
含水量(%)
发芽率(%)
贮存
情况贮存地点
贮存条件
入库包装规格
入库包装数量
入库总重量
药剂处理情况
入库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T-HBCIA 013—2022 黍子良种繁育技术规程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8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8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思安 于 2023-01-05 17:30:06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