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最全电力标准
ICS65.020.99 CCSB20 TSCY 河北省特色产业协会团体标准 T/HBCIA011—2022 谷子品种生态适应性评价技术规程 Technicalprocedurefortheecologicaladaptabilityevaluationoffoxtailmillet varieties 2022--发布 2022--实施 河北省特色产业协会  发布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T/HBCIA011—2022 I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本文件由河北省农林科学院谷子研究所提出。 本文件由河北省特色产业协会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河北省农林科学院谷子研究所。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程汝宏、李琳、张婷、王根平、董立、师志刚、赵玲、李桂英、张喜瑞、杨伟 红。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T/HBCIA011—2022 1谷子品种生态适应性评价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谷子品种生态适应性评价的术语定义、评价试验和评价体系等技术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谷子品种生态适应性及适宜推广区域评价。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4404.1粮食作物种子-禾谷类 NY/T2425植物新品种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测试指南谷子 NY/T3923农作物品种试验规范粮食作物 DB13/T840无公害谷子(粟)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规程 DB13/T2338谷子抗病虫性鉴定技术规程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部分。 3.1品种生态适应性varietyecologicaladaptability 品种生态适应性是指谷子品种适应一定的生态环境(温、光、水、土、风、病虫害等)的特性,具 有一定的限度和适应范围。 3.2品种生态适应性评价试验evaluationofvarietyecologicaladaptability 在不同生态区域,选择多个能代表该区域气候、土壤、栽培条件和生产水平的试验地点,按照规范 鉴定品种的抗逆性、丰产性、商品性、品质及其它重要特征特性,从而确定谷子品种适宜种植区域的试 验。 3.3谷子生态区ecologicalregionoffoxtailmillet 3.3.1东北春谷生态区NortheastChinaforspring-sowingmillet 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朝阳以北和内蒙古东部。本区东西两翼为丘陵山区,中部是广阔的松辽平 原。海拔61~670m,年降水量360~750mm,无霜期145~180天,活动积温2500~3200℃,一年一熟, 出苗至抽穗58~77天,生育期102~130天。 3.3.2西北春谷生态区NorthwestChinaforspring-sowingmillet 包括山西运城以北、陕西、河北张家口及承德、甘肃庆阳及天水、内蒙古呼和浩特及鄂尔多斯。本 区大部分是海拔500~1300m的山区和高原,无霜期150~180天,活动积温2660~4000℃,年降水量250~ 600mm,谷子出苗至抽穗56~88天,生育期108~141天。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T/HBCIA011—2022 23.3.3华北夏谷生态区NorthChinaforsummer-sowingmillet 包括河北省长城以南、山东、河南、北京、天津、辽宁锦州以南、山西运城盆地。该区地处中纬度, 主要为平原和低海拔丘陵山区,海拔3~900m,多数在500m以下,半数在100m以下,活动积温2800~ 4500℃,气候温和,雨热同季,年降水量550mm左右,无霜期180天以上,一年两熟为主,麦茬夏播出 苗至抽穗37~51天,生育期82~93天;部分区域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生育期95~105天。 3.3.4西部春谷生态区WestChinaforspring-sowingmillet 包括甘肃张掖、白银及宁夏全境和新疆库尔勒以北地区。该区纬度较高,海拔差异较大,降水稀少。 海拔600~2000m,年降水量100~400mm,耕作制度一年一熟,活动积温2480~3500℃,谷子出苗至抽 穗70~104天,生育期118~155天。 3.3.5南方谷子生态区SouthernChina 包括贵州、安徽、四川、浙江、云南、江苏、广西、湖北和江西等长江以南谷子零星种植地区,积 温充足,谷子春夏播均可,海拔4~1700m,一年两熟或三熟,部分高海拔区一年一熟,谷子出苗至抽 穗31~52天,生育期69~96天。 3.4品种试点适应性adaptabilityofvarietyintestenvironment 根据评价体系打分结果对参试品种做出判定,分为适宜、较适宜、不适宜3类。 4品种生态适应性评价试验 4.1试验品种 人工选育或发现并经过改良、与现有品种有明显区别、形态特征和生物学特性一致、遗传性状相对 稳定、具有适当名称的谷子群体,种子质量符合GB4404.1要求,种子一般不得进行包衣、药剂拌种等 处理,杂交种可用除草剂处理。 4.2试验区域的选择 试验的区域可以按华北夏谷生态区、东北春谷生态区、西北春谷生态区、西部春谷生态区和南方谷 子生态区进行,也可以在一个生态区基础上增加部分生态相似性试验点(表1),或在一个生态区内只 进行省级或地市级的适应性鉴定,或在每个生态区中各选4~6个试验点进行跨生态区适应性鉴定。 表1谷子品种生态适应性鉴定参考试验点 生态区域 代表性试验点 生态相似性试验点 东北春谷生态区辽宁沈阳、朝阳、建平、阜新、铁岭;吉林 公主岭、白城、长岭、通榆、吉林市;黑龙 江哈尔滨、肇源、齐齐哈尔、绥化、双鸭山; 内蒙古赤峰、乌兰浩特、通辽、敖汉辽宁锦州;河北秦皇岛 西北春谷生态区内蒙古呼和浩特;河北宣化、丰宁、隆化; 山西大同、忻州、晋中、长治;甘肃庆阳、 天水;陕西榆林、延安、宝鸡辽宁朝阳、建平 华北夏谷生态区河北邯郸、石家庄、保定、衡水、沧州、秦 皇岛;山东济南、泰安、淄博、潍坊、德州; 河南郑州、洛阳、安阳、新乡、南阳、驻马 店;山西运城;北京;天津;辽宁锦州山西晋中;辽宁朝阳;吉林公主 岭;四川泸州;安徽淮北、阜阳; 湖北襄阳;江苏徐州;云南曲靖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T/HBCIA011—2022 3生态区域 代表性试验点 生态相似性试验点 西部春谷生态区甘肃张掖、会宁;新疆奇台、喀什、伊犁; 宁夏固原、西吉、海原内蒙古呼和浩特;河北宣化、丰 宁;山西大同;陕西榆林、延安、 宝鸡 南方谷子生态区四川泸州;贵州贵阳;浙江金华;云南曲靖; 江苏盐城、徐州;江西鹰潭;安徽淮北、阜 阳;湖北襄阳湖南常德;广西南宁 4.3试验点的选择与布局 试验点数量与布局能够代表拟种植的适宜区域。每个生态区试验点数目不少于6个,每个省区至少1 个代表性试验点;在单一省区或单一地市级试验的,代表性试验点数不少于3个。其他要求按照NY/T3923 执行。 4.4试验地块选择 按照NY/T3923要求执行。 4.5试验周期 一般不少于2个独立生产周期。 4.6对照品种 以试验区域主栽品种为对照。 4.7试验设计 按照NY/T3923要求执行。 4.8田间管理 播种、栽培措施及收获均按照NY/T3923要求执行,虫害防治按照DB13/T840要求执行。 4.9观测记载与抗病性鉴定 按照NY/T2425和附录A要求客观描述品种形态特征、生物学特性、产量、品质和抗逆性(包括抗倒 伏性和抗病虫害特性);抗病性鉴定按照DB13/T2338要求执行。试验期间,每个品种在关键生育期保 留田间长势照片,病害发生较重的也应采集图片。图片采集要求:拍照时间田间为非直射阳光,单张照 片分辨率在1M以上。 5品种生态适应性评价体系 5.1评价指标 以产量(a1)、出谷率(a2)、株高(a3)、出苗-抽穗日数(a4)和生育期(a5)5个与产量相关的性状作为 谷子品种生态适应性的评价指标,调查方法按照附录A要求执行。 5.2综合评价计算公式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T/HBCIA011—2022 4采用CRITIC权重法将不同生态区的数据分别进行指标权重计算,建立综合评价计算公式,分列如下。 ……(1) ……(2) ……(3) ……(4) ……(5) 公式(1)~(5)分别对应东北春谷生态区、西北春谷生态区、华北夏谷生态区、西部春谷生态区和南 方谷子生态区。 5.3品种生态适应性评价方法 5.3.1评价指标打分表和判别标准 按照表2要求对参试谷子品种进行评价指标的分级和判别。引入小米品质指标作为加分项,并将抗 逆性指标作为加分项或否决项,其中两年试验中自然条件下鉴定品种抗病性,以试点内年度发病最重的 重复为准进行否决;对于第1年田间自然条件下鉴定对流行性病害(谷锈病、谷瘟病)高抗的,第2年统一 经专业机构进行人工接种鉴定。 表2谷子品种生态适应性评价指标打分表 指标 分级 判别标准 分值 产量(a1)高 中 低较当地对照品种增产≥1%,每增产1%加1分 较当地对照品种增产<1%或减产≤5%,每减产1%减3分 较当地对照品种减产>5%,每减产1%减3分91~100 75~90 <75 出谷率(a2)高 中 低>80%,每增加1%加2分 75%~80%(含),每减少1%减3分 <75%,每减少1%减3分91~100 75~90 <75 株高(a3)高 中 低夏谷<120cm,春谷<140cm,每降低2cm加1分 夏谷120~140cm(含),春谷14

pdf文档 T-HBCIA 011—2022 谷子品种生态适应性评价技术规程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20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20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T-HBCIA 011—2022 谷子品种生态适应性评价技术规程 第 1 页 T-HBCIA 011—2022 谷子品种生态适应性评价技术规程 第 2 页 T-HBCIA 011—2022 谷子品种生态适应性评价技术规程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思安 于 2023-01-05 17:30:06上传分享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